阿姆斯特朗国际音乐艺术企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多元化的领先艺术管理企业,由阿姆斯特朗音乐艺术、阿姆斯特朗媒体和阿姆斯特朗旅游三个分支机构组成。我们的目标是在中国和西方世界之间搭建一座文化桥梁。

Get In Touch

巡演回顾:钢琴家普莱特涅夫亲率拉赫玛尼诺夫国际交响乐团

当澳门国际音乐节最后一场音乐会的掌声落下,普莱特涅夫与拉赫玛尼诺夫国际交响乐团(RIO)的2025中国巡演,终于走完了七城九场的旅程。

⚪米哈伊尔·普莱特涅夫

被乐迷称之为“普神,俄罗斯钢琴学派当之无愧的泰斗

1978年柴赛冠军留声机大奖、格莱美奖等荣誉得主

诠释拉赫玛尼诺夫作品的权威

 

基里尔·卡拉比茨

曾任魏玛德意志国家剧院音乐总监,与众多世界顶尖乐团及歌剧院合作

2023年霍洛维茨国际钢琴大赛评审团主席

英国皇家爱乐协会音乐奖“年度最佳指挥”

 

拉赫玛尼诺夫国际交响乐团

普神亲兵乐团2025亚洲首秀

汇集东西欧杰出音乐家

秉持对卓越演奏与艺术表达的至高追求

专为致敬拉赫玛尼诺夫而生的乐团

© Mark Allan
© Aurelia Thys

上海站·珍贵: 内地仅一站上演全套拉赫钢协 

普神与拉赫玛尼诺夫国际交响乐团的上海站演出,早不是“一场普通古典音乐会”那么简单——这是普莱特涅夫新成立乐团的首次亚洲巡演,更是内地唯一一站上演全套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协奏曲的场次。

图片来源:叶辰亮

厦门站·彩排: 巡演唯一一次彩排观摩

10月14日的闽南大戏院,比正式演出多了份“不设防的鲜活”——这是普神与RIO乐团本次中国巡演里,唯一一场对外开放的音乐会彩排观摩。

彩排间隙,乐团总经理谢尔盖.马尔科夫、指挥基里尔·卡拉比茨和首席阿图尔·波德莱斯内接受了现场访问。当被问及“普莱特涅夫是否如传言般追求极致、在排练中格外严格”时,马尔科夫说:“我认识他三十多年了,他依旧那样严格,也依旧追求完美。完美虽然难以抵达,但绝非不可企及。他让我们相信,只要不断磨合、反复训练,音乐终能触及那种纯净的极致。”

闽南大戏院

西安站·日记: 关于音乐记忆的私人注解

西安音乐厅在演出前对这套在中国首演的作品,进行了深刻且完整的导赏,把这部“打开普莱特涅夫内心世界的音乐日记”呈现给大家。整套曲目由十四首短小的标题音乐组成,普莱特涅夫把“童年到青年的回忆”转化为音景拼贴:从前奏曲、玩具游行、秋天、圆舞曲,以及小小柴可夫斯基、向瓦格纳致敬等,从标题即可窥见其记忆万花筒的细腻与斑斓。

10月22日北京站·独家: 普神罕见聊与中国的10年

音乐周报乐评人张听雨在其写的乐评《普莱特涅夫的乡愁》中,对当晚的演出给予了高度评价:

10月19日,在第28届北京国际音乐节的舞台上,拉赫玛尼诺夫国际交响乐团奏响了建团者普莱特涅夫与乐团成员们共同的乡愁——曲目蕴含着耐人寻味的深意:拉赫玛尼诺夫一生颠沛,最终未归祖国,普莱特涅夫因战争远走欧洲,最终组建了这支乐团。当两种境遇里的“故土情结”在同一晚碰撞,终究让这场演出化为音符铺就的、跨越时空的乡愁之路。

音乐会以普莱特涅夫2024年的新作《音乐记忆14首》揭开序幕,这部管弦乐组曲首次在中国奏响,是他剖开内心的“乡愁独白”。该作由多部小作品连缀而成,体裁上像是舒伯特常写的那些“音乐瞬间”,题材上全然是普莱特涅夫对童年、青年时代的回忆。听来令人感慨唏嘘,恐怕只有在作品中才能看到普莱特涅夫柔软的一面。彼时他已与故土割席,14个短小乐章便成了14片无法触碰的故国碎片,每一段旋律都浸着俄罗斯的气息。

北京国际音乐节

武汉站·用心: 普神专属“欢迎小蛋糕”

普神与RIO在武汉的演出,除了琴台音乐厅里的拉二与《音乐记忆》,后台还藏着个温暖的小插曲——武汉酒店的小伙伴,悄悄为普莱特涅夫准备了一份定制的欢迎蛋糕,而这份心意,刚好戳中了这位不爱多言的钢琴大师。

 深圳站·细节: KAWAI2台定制琴轮值

深圳场被热议的KAWAI钢琴大有来头。支撑普神整场中国巡演的“幕后功臣”,是SHIGERU KAWAI那2台轮着跑的定制钢琴——这两台琴跟着跑了七城,不仅全程“无缝衔接”,连琴里的榔头,都是KAWAI专门为普神的演奏习惯量身做的。

澳门站·收官: 普神与RIO音乐节上座率第一

当古典乐话题常被贴上“小众”标签时,普莱特涅夫的名字却悄然撬动了超35万次浏览。这个横跨钢琴、指挥、作曲三大领域的“全才大师”,从未刻意迎合流量,却让七城九场巡演的每一个细节,都成了乐迷热议的焦点。